從70億美金市值到“賣身”傳聞背后:90%Biotech該認清現(xiàn)實了

雖然海外biotech大部分以賣身為主,但國內卻不是。

翻看過去幾年成立的biotech,主要愿望都是成為biopharma,最終躍居為bigpharma。也是,沒有夢想,和咸魚又有什么區(qū)別呢?

國內恰好有這樣的機遇。政策的支持,資本的追捧,加上百年難得一遇的靶點PD-1,信達生物、百濟神州等公司,成功上岸了。

但成功者只是少數(shù)。絕大部分biotech,接下來還需要在產品端以及銷售端證明自己。造化弄人,市場的演變,遠遠超出了參與者的控制范圍。

眼下,Biotech到了夢醒時分。手頭沒有足夠現(xiàn)金儲備的藥企只有兩個選擇,要么永遠留在寒冬中,要么抱住Bigpharma大腿過冬;即使手頭暫時寬裕的Biotech,也開始一顆紅心、兩手準備。

4月20日,彭博社消息稱,據(jù)知情人士透露,天境生物正在尋求收購或出售特定藥物的股份。

固然,這只是傳聞,但似乎也預示著,國內biotech的賣身潮,將要開始了。


/ 01 /

不是所有Biotech,

都能成為Bigpharma


知情人士稱,天境生物正在與顧問合作進行戰(zhàn)略評估;此前它引起美國和歐洲制藥巨頭的興趣,這些公司希望在中國拓展癌癥藥物業(yè)務,并因此表示有意收購;天境生物還可能考慮其他選擇,例如與另一家公司合并,或出售與特定藥品合伙企業(yè)掛鉤的股權等。


昨日,彭博社的這則消息,還是不免讓人唏噓一番。若消息為真,這將成為國內最大Biotech賣身案。去年6月份,天境生物市值一度超過70億美金。


雖然在美股市場這很正常。畢竟,“賣身”可以說是大部分Biotech的宿命。


原因很簡單。一方面,創(chuàng)新藥研發(fā)九死一生,失敗才是常態(tài)。Biotech一旦失誤就將面臨現(xiàn)金流斷裂風險。在管線早期獲得不錯的進展后,若有大藥廠重金收購,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

另一方面,醫(yī)藥世界的生存法則極其殘酷,除了研發(fā)能力,更需要臨床、商業(yè)化等一系列綜合能力支撐。


臨床、商業(yè)化能力,恰恰是創(chuàng)新藥企最大的短板。就拿商業(yè)化能力來說,根據(jù)興業(yè)證券研報,大藥企上市產品的峰值收入要比小藥企高出50%,大部分小藥企的產品銷售峰值都低于預期。


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mRNA新冠疫苗。BioNtech與Moderna的疫苗幾乎是前后腳研發(fā)出來。


在效果方面,Moderna新冠疫苗最強,但在銷量方面卻遠不及BioNtech。去年,Moderna疫苗銷量為8億劑,而BioNtech背靠輝瑞,疫苗賣了22億劑。差距顯而易見。


在美國幾十年的生物制藥發(fā)展史中,大部分Biotech們已經(jīng)深諳一個道理:賣身才是最正確的選擇。

 

正因此,美國的生物制藥產業(yè)早早形成了明確的分工合作,Biotech主要負責研發(fā),Big pharma則依靠買買買,推進后端臨床和商業(yè)化。


不過,這放在國內來看,還算是比較新鮮的事物。


/ 02 /

夢醒時分,

biotech賣身潮正在路上


如果把時間往前推一年,國內Biotech與Big pharma之間的牽手寥寥無幾。與美國Biotech不同,國內大部分Biotech的終極夢想不是“嫁入”豪門,而是自己成為豪門。


大家有這種想法也并不意外,畢竟中美生物科技行業(yè)所處階段不同。如果說美國的生物科技行業(yè)已經(jīng)成年,那國內的生物科技行業(yè)則還是處在青春期的孩子。


一切才剛剛開始,多的是機會,多的是選擇。


2015年開始,國內開始了一些列大刀闊斧的藥政改革,從打擊臨床數(shù)據(jù)造假,到提升藥物評審速度,再到全面鼓勵創(chuàng)新藥發(fā)展……


2018年,港交所允許未盈利生物制藥上市,打通二級市場變現(xiàn)通道。政策、人口、成本紅利...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,國內創(chuàng)新藥蓬勃發(fā)展。2018-2021年,國內一級市場生物制藥領域融資額近2000億元。


踩中這一波紅利的藥企,如百濟神州、信達生物等藥企成功完成了從Biotech到Bigpharma的蛻變。


彼時,大家都覺得只要抓住機會自己就能成為下一個Biopharma,自然沒有藥企愿意委身于Bigpharma。


而對于Bigpharma而言,大家做的都是fast follow的生意,你能做我也能做,并購算不上什么劃算的生意。這種情況下,二者自然井水不犯河水。


然而,潮水來得快去得也快。2021年下半年以來,集采壓力疊加創(chuàng)新藥內卷,使得生物科技行情迅速冷卻。


破發(fā)成了港股18A的常態(tài),從前打新股躺著賺錢的日子已經(jīng)結束。根據(jù)Choice數(shù)據(jù),2021年上市的20只生物科技B新股中,便有15只首日破發(fā),破發(fā)率達75%。


到了2022年,生物制藥的破發(fā)還在繼續(xù)。截至4月13日,有11只醫(yī)藥股上市,其中6只破發(fā),占比超過半數(shù)。


冰冷的情緒還在繼續(xù)向下傳導,生物制藥窗口期正在慢慢關閉,融資越來越難。


在這種情況下,手里的現(xiàn)金成為了硬通貨。


現(xiàn)金流充沛的藥企或許能挺過寒冬,挨到產品商業(yè)化;但還有很多藥企手里的錢其實撐不了多久,很可能在實現(xiàn)商業(yè)化之前先倒在寒冬中。


就連曾處于Biotech第二梯隊的天境生物,也被傳出要賣身,其他小型Biotech的境遇更不用多說。要知道,截至2021年底,天境生物賬上還有35.24億元。


未來,賬上沒錢的Biotech只有兩條路,要么被大藥企并購,要么破產。不難預測,不久的將來Biotech賣身的案例將會屢見不鮮。


/ 03 /

大藥廠的撿漏機會,

一個新時代的開啟


生物制藥寒冬對于小藥企來說,很可能是滅頂之災。但對于手里不差錢的大藥企來說,則到了撿漏時刻。畢竟,當前整個估值大幅回落。


事實上,大藥企也的確在這樣做。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,大藥企都開始了行動。就連一向選擇自研的再生元也開啟了并購之路。就在4月20日,再生元以總值2.5億美元,335%的溢價收購了Checkmate。


雖然看起來溢價不少,但要知道,2020年Checkmate市值曾接近5億美元。


國內大藥企兼并Biotech的風潮同樣開始蔓延。


就在今年2月,本土Big pharma與Biotech牽手。石藥集團發(fā)布公告,完成收購廣州銘康生物母公司珠海至凡100%權益,石藥將向銘康生物注資1.54億元。


通過這次并購,石藥集團獲得了溶栓藥銘復樂,未來這一藥物或將有機會彌補恩必普銷量下滑所帶來的空缺。


除了石藥集團,國內還有不少手握大把鈔票的大藥企,如恒瑞醫(yī)藥、信達生物、中國生物制藥賬上分別躺著125.09億元、111.64億元、80.28億元。


手握大把鈔票的國內Big pharma掌握著主動權,如果眼光夠好的話,它們很可能通過并購買到未來的重磅藥物。寒冬下,未來還會出現(xiàn)更多Big pharma兼并Biotech的案例。


盡管整個行業(yè)動蕩不已,資本市場信心也消磨殆盡,但當國內生物科技行業(yè)開始全面向美國市場看齊,回歸海外常態(tài),何嘗不是好事。


Biotech能夠被Big pharma并購,某種程度上來說,繼二級市場之后,多了一個退出渠道。


參照海外市場,Big pharma并購給出的價格,往往不低。正是因為“賣身”消息影響,天境生物昨日股價漲幅超過10%。顯然,華爾街將這則消息當成了大利好。


回到國內市場來說,重金之下必有勇夫。當退出渠道越來越多樣,也注定了Biotech的土壤會越來越肥沃,進而推動國內創(chuàng)新藥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


由于Biotech體量較小,這也決定了它們在研發(fā)上方面的靈活性;同時,由于視野的不同,Biotech往往會避開熱門靶點,發(fā)現(xiàn)一些并不為大藥企所注意的小眾區(qū)域,并獲得一些令人驚艷的效果。也正因此,新的藥物和技術,也更可能誕生于Biotech。


從這一點來說,國內Biotech開始賣身,是創(chuàng)新藥一個時代的結束,但同時也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。


文章來源:氨基財經(jīng)